2)10.第十章:周王朝_小月阿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数量才有了稳步的发展,于是,慢慢地就开始有后来春秋时代的封国间的吞并和战争,这种战争到了战国时代有越演越烈的趋势,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得以暂时的安定!

 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,因为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,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,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宝座和爵位却只有一个,只能有一个儿子来继承,如果没有时代的方法来解决这宝座继承的问题,那这些子孙必然会爆发一场骨肉相残的争夺大战,从而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崩溃!

  周王朝想到了“宗法制度”这一个解决办法,这个宗法制度被后来历朝历代的君王所接受,一直到二十世纪清王朝覆灭,这个宗法制度才跟着消亡,它的力量控制着中国社会大三千年之久,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!

  所谓“宗法制度”,说白了也就是“嫡子继承制度”,何谓“嫡子”,嫡子就是正配妻子所生的年龄最大的儿子,而其他的那些儿子都没有继承权,正所谓“传嫡不传庶,传长不传贤”,这种制度可以说是先天决定一切,只要你是嫡长子,那你即使是痴呆、傻逼、低能儿,也一样可以光明正大地坐上国王的宝座,而其余的儿子,哪怕你是圣人,也不能染指这国王的宝座!

  万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规律,中国历史上,几乎所有的政权,当它建立后的四五十年,也就是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,都会遇到它的瓶颈危机,在进入瓶颈危机的羊肠小道时,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胆识,否则它们的政权就会遭受前功尽弃的危险,而一旦通过这个瓶颈危机,那这个政权又将迎来一个咱新的春天!

  在周王朝之前的夏王朝和商王朝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危机,夏王朝的政权接连被后羿和寒促夺取,商王朝的政权也落入过伊尹之手,而周王朝的瓶颈危机爆发于第二任国王姬发的儿子姬诵时期!

  纪元前一一一六年,第一任国王姬发逝世,他的儿子姬诵继位,当时只有十二岁,因为年龄还比较小,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主持政府,他的叔父姬旦摄政,姬旦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政治家,周王朝一切的礼教和政治制度据说都是由他创立的,而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创立者却堂而皇之地把自己的侄儿挤到一边,自己以国王的身份自居,实在是有点搞笑,于是原先那些分封在各地的姬姓贵州终于坐不住了,四个比较强大的封国(管国、蔡国、霍国、殷国)就联合起来反对姬旦的摄政,这四个封国之中,前三个封国的国君都是第一任国王姬发的弟弟,而殷国的国君是商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子受辛的儿子武庚,作为一个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的亡国之主来说,自然希望周王朝的内战打得越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