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2章 丢出一块肥肉_红楼:我是贾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12章丢出一块肥肉

  承辉帝是个很“善于听取”臣下意见的皇帝,五位内阁大臣在面对承辉帝的时候,前两位选择摆烂。开会的时候,有意见就说,是不是被采纳无所谓,装模作样的争取一下,表示我挣扎过了,然后就没然后了。

  孙化贞作为老三承上启下,他很少提建议,除非皇帝开口问。私下里承辉帝问起孙化贞,为何极少谏言时,孙化贞谦虚的表示,他的能力在执行方面,谋划方面略显不足。有陛下在统筹全局,他那点不成熟的意见很多时候没必要说。

  李清作为四号阁臣,定位也很清晰,积极主动的经常求见皇帝,要求私下奏对。有什么想法和建议,一定是先在私下跟皇帝讲,达成一致后再会议上替皇帝讲出来。

  排最后的张廷恩,没有大事从不主动去求见皇帝,但他确实承辉帝信任度拉满的阁臣。只有要有大事情,一定是先把张廷恩召来,私下里两人把能想到的各种可能都列出来,张廷恩从不替承辉帝做主,能想到的情况都说出来,让承辉帝来拍板。

  因为要面对承辉帝的经常性垂询,张廷恩与贾琏师生关系确定后,从最初私下里浅浅的谈几句政局的事情,慢慢的演变成只要有点啥事情,张廷恩都会叫贾琏过来问一问。

  不是说贾琏的答案就一定正确,而是张廷恩发现贾琏这个学生思路很广,想法不拘一格,总能找到别人看不到的角度。从最初的带着考教的心思交流政务,到现在张廷恩对于贾琏的建议,已经显示出非常重视的态度了。

  “当娘的都爱孩子,日常休息用度可以说,干政的事情不能做。”周皇后立场总是如此。

  张廷恩谢过皇帝,落座后继续闭目养神,耐心等待皇帝的思考结果。

  老三李亨那边呢,承辉帝只是在李亨来送稿子的时候,随口提了一句,人在户部观政,切记不可指手画脚,有官员请示,也不要发言。只允许带眼睛和耳朵,不许带嘴巴。

  比如汉朝某位皇帝,后宫里女人只能穿开-裆-裤那位皇帝。

  说到最后,承辉帝的感慨稍稍的减弱,毕竟夙夜忧叹这个词,好像自吹的有点过了。最近往元春处去的勤了点!一些没办完的公务,也会带去元春那边继续处理。

  来的时候周皇后注意到裘世安身边的内侍空着手,并没有带着待审的奏折。

  很快张廷恩就呆住了,靠着椅背的身姿正坐了,眼神游历,嘴里近似在无声的自言自语,懂唇语的能看出点端倪来。贾琏很有耐心的等着,总算张廷恩恢复了常态之后,意味深长的看了贾琏一眼道:“你先回去吧,我要进宫。”

  那么,这一次呢?

  见了周皇后,承辉帝很自然的问一句:“老三最近来的多么?”

  “爱卿,回去拟一份折子,详细阐述一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