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07章 实地看看_红楼:我是贾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贾琏在后军坚持喝开水,不怕麻烦,效果显著。也曾建议,但岳齐表示知道,并未强制执行。

  临行之前,贾琏再次建议张廷恩,以四省招讨的名义发文,强制推行这个举措。并派人去各处监督执行,你也可以不执行,但后果自负。

  张廷恩采纳了这个建议,主要是贾家的家学渊源太过唬人了,不然这厮护送夏守忠走一趟武汉,半道就上能遇见并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吴汉。

  张廷恩没法上前线,不是因为他怕事,实在是后勤压力太大了,没他坐镇根本玩不转,本地的官员还算是好点,从士绅们手里想买点平价粮食,比杀他们父母还难的。真是善财难舍啊!都这个时候了,还惦记着家里的那点三瓜俩枣的。难怪这些人能积累出万贯家私。

  为此,张廷恩用上了贾琏的办法,你可以不卖平价粮食,那我就可以扣【通贼】的帽子。

  找几个没啥背景的士绅,先抓打牢里关起来,然后再跟他谈。树几个典型之后,地方上的士绅都老实了。其实可以学孙传庭,就是贾琏怕麻烦,直接扣帽子多省事啊。

  在一个政治为主体的时代,有权利不灵活运用,按部就班的做事,有你白忙活的。

  王法?要我给你现编一个么?官方认证的哦,名字就叫做反包皮佬法如何?

  他们明明可以直接立法的,居然还要走流程,到两院去溜达一圈,还要总统签字。

  只能说,鱿鱼是懂冠冕堂皇的。

  扎营前后就两个小时才完事,贾琏一点都不马虎,不大的营地,栅栏,壕沟,全都有。而且贾琏不是站着看,他也一起干活了,就是手不给力,没一会就起水泡了,被当兵的求他赶紧走,别给大家添乱。

  无奈的贾琏只好宣布,每人赏银一两,回襄阳就兑现。

  别的长官开空头支票,当兵的心里大概是犯嘀咕的,会不会是骗人干活的。

  但贾琏不一样,言出必行,他说发银子,那是一钱都不少的发下来了。

  这个时代的军队非常好带,饱食、足饷,基本就没太大的问题了。当兵的有充分的自觉,他们不希望这样的好长官被调走。

  晚一点大家围着篝火吃饭的时候,当兵聊天时,又提到了饷银的事情。

  “听说了么?前军和中军的弟兄们,拿的七成饷。”

  “废话,这又不是啥新鲜事。”

  “咋地,你还有更新鲜的?”

  “倒也不算新鲜,吃空饷而已。前军还好点,中军缺了两成的人。”

  “确实不新鲜,这还是战时补充了兵源,在京城时都是吃五成空饷,还有吃七成的。”

  “你说的是京营,边军要打仗的,不敢吃这么狠,我听说最多吃三成。”

  在营地间悄悄四处看看,查遗补缺的贾琏听了一耳朵,倒也没发作。

  军队吃空饷在这个年代真太常见了,见怪不怪了。后来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