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章 进入吹牛状态_红楼:我是贾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嗯,这是家里来贵客了?

  跟着老门房到书房门口,贾琏人没进去呢,嘴上就嚷嚷:“哎哟我的先生,您这身体没大好呢,怎么就敢起来工作。要知道,这工作是做不完的,身体是……本、钱。”

  看见书房里二人对坐,贾琏的语速减慢,顿了顿才说出本钱二字。

  好险,差点把“革命”说出来。

  对坐的中年男子见过一次,应该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,那气度是藏不住的。

  贾琏笑嘻嘻的上前问安,张廷恩笑着接受了,中年男子也接受了,并主动道:“我姓黄,叫我黄先生即可。”贾琏的脑子里转了好几圈,没发现有了不得的黄姓官员。

  嗯,也许是个假的姓。

  “问黄先生安!”贾琏赶紧作揖行礼,中年男子大马金刀的坐着,坦然的受了一礼。

  张廷恩笑道:“贾琏来的正好,我们正说一件事情呢,昨天在养心殿里发生的事情,你听仔细了,完了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
  贾琏连连摇头:“不听!您非要说,我这就走。”

  黄先生微微一笑道:“还是听听,没坏处。”

  贾琏越发的笃定,这位是个大人物,顶着个假名字出来招摇。既然大人物发话了,那就照办好了,于是便笑道:“那就听听。”

  张廷恩笑着把昨日承辉帝与一干内阁大臣商议的事情说了说,最后问一句:“贾琏,你说说看,为何这些阁臣也不支持陛下清欠呢?他们可是阁臣,陛下最得力的帮手。再说了,清欠的对象,主要都是旧日的武勋,走科举正途的文臣是极少数。”

  “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如何,凡事必有因果。一切无非利益二字,就要看这些内阁大臣们,为谁的利益着想了。总归是逃过不银子的事情。”贾琏当然不能信口开河,不了解这些内阁大臣的来路,怎么能乱说呢,只能说点本质的话。

  “有道理,两江各地自太上皇那会开始,陆续拖欠了三百多万两的税收,两淮的盐税较之三十年前,每年少了一百万两,就这去年的盐税还没收上来。伱堂姑父林如海,现在是巡盐御史,上个月还来了奏折,说是要整顿盐丁,恳请节流两万两盐税。”张廷恩对于朝廷财政的事情了如指掌,三言两语就差不多把真相点破了。

  清欠的事情要是支持了陛下,那就得罪了旧权贵集团,这里头不仅仅是勋贵,还有一群皇亲国戚。阁臣们要是支持清欠,那权贵集团就跳出来拿两江的欠税和两淮盐税说事情。反正欠的是国家的钱,拖着就是了,反正着急的不是他们。

  黄先生(承辉帝)的脸色越发的难看,这就好比身为家长,看见家里的亲戚,排着队来把公库里的东西往自己家里搬,身为家长还只能看着。

  帝国缺银子么?真不缺,缺银子的是朝廷。缺银子的原因,是朝廷内外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