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六十一章 欧洲一台戏_回到明朝当暴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业集团的老大靳诚所提的这些要求自然是被喷了回去,包括南方工业集团的请求也同样被喷了回去。

  还不挑食?京城大学工业学院的那些学子们是什么?他们是种子,是以后要扩建其他大学时用的,现在能让你们两家拉去做苦力?

  户部尚书吴老抠早就乐得不见眉眼——这两家工业集团好啊,现在大量的军火被卖了出去,换回来大把的银币融铸后再流入国库,当真是美滋滋,自己也不用像前一任的郭部堂那样抠抠索索的过日子了。

  有了大把银子撑腰的吴甘来底气自然十足。

  五军都督府的军费?

  批了,一万万贯够不够用?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一万万贯!

  想要多建立几所大学?

  没问题,建!标准就参照着洛阳大学、长安大学、南京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标准来修建,占地不要怕多,人工不要怕贵,材料不要怕好,花钱才能办好事儿!

  建几所?

  山东、浙江、辽东、四川、云南、广东、交趾、缅甸、朵甘思、新明岛,先来上十所,过几年再接着建更多的大学!

  社学往县学里面送学生,县学往府学送学生,然后再到大学,大学出来之后就可以滚去南北方工业集团当苦力,然后给国库弄来更多的银子。

  府学?县学?哪个不开眼的要是敢把府学和县学当儿戏,不说本部堂和铁道部的洪部堂会怎么样,光是工部和兵部就能扒了他们的皮!

  大明的内阁和各部尚书,包括五军都督府都认识到了皇家学院的重要性,但是却又没办法将皇家学院揽在手里,对于人才的需求逼得这些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从大学开始着手。

  鬼知道中原百姓是从什么时候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,别管自己识字不识字,反正都得玩了命的供孩子读书识字,好像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天性。

  大明的百姓也同样如此。

  因为朝廷不断的拿钱进来补贴,保证了每家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就读完社学和县学,府学和大学则是凭本事考取,所以大明百姓就认准了一个理。

  孩子能从县学毕业不算什么了不起的,能从府学毕业的那才叫本事,倘若能够从大学毕业,那可就真的是祖上保佑,皇帝恩典了。

  继武功兴盛之后,崇祯皇帝再一次拉着大明这驾马车开始在教育的道路上狂奔不已,带来的好处也是足够明显的。

  虽然电这门技术还在琢磨,哪怕是有崇祯皇帝的指点也没能成功的折腾出来,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,对于大明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。

  首先就是战舰。

  北海舰队、东海舰队、南海舰队这是最基本的三大舰队,除此之外还有筹备中的西海舰队和各个地区性质的舰队,比如新明岛舰队和莫卧儿舰队,蓬莱舰队等等。

  除了早就已经建设完成的三大舰队之外,剩下的这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