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130章谏官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子当即哭唧唧的认错。

  李破没那么暴躁,他只是想着几天下来,魏玄成胆子确实变得大了不少,难道说这厮就此要开启他那多姿多彩的名臣之路了,自己是鼓励呢,还是一巴掌给他按下去,让他少在自己耳边叽叽歪歪?

  他一如既往的没兴趣跟文人争辩,所谓无无第一,武无第二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“这么说来还是朕错怪你了?哼,罚俸三月,以做薄惩,朕不怕人规谏过失,但不能肆意攻讦朝臣,而且你还和外朝御史们交从往来,那是想做什么?想要聚众以制朝政不成?

  朕都懒得说你,也就是恶际为彰,不然朕定饶不了你们。

  既然你这么喜欢说嘴,明年科举在即,我就用你为监官,察查各处情弊再说于朕听,等京试之时,若有舞弊之事,朕唯你是问。”

  魏征有点懵,罚俸三月让他很是肉痛。

  当世谏义大夫的薪俸不高,汉时谏义大夫的地位相当于如今的纳言,其他不论,基础薪俸六百石,是足以让如今大多数谏官们垂涎的工资待遇。

  而今的门下省的左谏义大夫别说和汉时相比,就是前隋重置谏义大夫的时候也望尘莫及,没办法,战乱刚过,国库空虚,大家的薪资都低的很。

  像魏征就是年薪二百石,加上其他诸如职田,月杂给,平常的实物待遇,特殊的实物待遇等等,倒是够他一家花用。

  不过他还得充官员的场面,家中的奴仆,杂役,还有雇农都需要他来养活,日子过的紧紧巴巴,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。

  当然了,若是如此的话,官员们便维持不住自己的体面,贵族们倒是不怕这个,但没什么家世的魏征就要叫苦连连。

  所以官员们还有些额外的收入,这里说的可不是贪贿,比如说谏义大夫,每谏有所中的或多或少就会得些封赏,这是历代朝堂之上约定俗成的规则。

  国库越是丰盈,皇帝就越是大气,作为一种奖励制度,可以极大的激发谏官们的热情,如今效果不太明显,其实就是因为国库太过空虚所致。

  等到后来老赵当了皇帝,就把此等事给发扬光大了,盛时朝中约有言官三百多人,你能想象一下那有多可怕吗?

  那不但会引起朝堂中剧烈的争斗,而且光这些言官就能把国库吃去一小半,文官势力迅猛如虎,哪里还有军人的活路?

  而当下的谏义大夫就可怜巴巴,罚俸三月就足以让他难受一年,而人家萧时文前些时在修订唐典时和杨恭仁吵了起来,各自被罚俸一年,也都不疼不痒,该吵的时候照样你来我往,唇枪舌剑,没什么太多的顾忌。

  可皇帝手腕高明,又以科举监官补偿,也就把他的损失都给补了回来,只是责任不小,科举初试,问题定然多多,魏征这个监官可不好当。

  魏征木然而立,品咂良久也没琢磨出个滋味来,其他两人见了差点没被笑死。

  李破看着魏征心说还整治不了你了?你再蹦跶就把你弄去和程知节作伴,嗯,那厮也不知走到哪了,估计正在骂我不念旧情,哼,先给他记上一笔再说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