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368章发榜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像这种关西外延的破落家族,当世有很多,状况好一些的还在贵族之列,魏县李氏嘛,按照九品中正制,别说入品了,连寒门庶族怕都算不上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兄弟三个现在挤在人群当中,都是心有惴惴的状态。

  他们在县中由老师魏通举荐,参加乡考,三兄弟齐齐中举,在战乱过后的乡里之间传为佳话。

  只是今年远来京师赶考的盘缠都不太够,还是老师魏通给资助了一些,乡人们纷纷慷慨解囊,忙活了一个冬天才凑够了路上的花费。

  不过春天时朝廷诏令下到河北,当地驻军有了动作,派出了兵丁护送赶考举子入京参考。

  官府得了诏令,也对他们做出了些资助,于是三兄弟就不用共用一头驴,长途跋涉的来京赶考了。

  实际上像李氏兄弟状况这么凄惨的士子并不多,即便是河北,河南,山东这些苦于战乱久矣的地方,能够读书参考之人,其实大多底子还在。

  父兄,亲戚都有为官之人,怎么着也不会让家中子弟沦落到需要众筹才能入京的地步。

  所以到了京师,愿意跟李义琛兄弟这种穷光蛋相交的人,竟是没有一个。

 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带来的遗毒的具体表现,别看九品中正制早已废除,可观念上,人们还在受着它的影响,不愿折节下交。

  当然了,这里面也有人性的因素,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,读书人最愿意弄小圈子这种玩意了。

  所以说李氏兄弟三人来京的遭遇很悲催,没交到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就无法参加各类文会,并借此扬名。

  当然了这也有好处,之前那场风波也就波及不到他们身上,稍微有点遗憾的是,那场盛会也没他们的份。

  他们的消息闭塞到什么程度呢?盛会都举行了五天,马上就要完事的时候,他们才得到消息,简直就是一场悲剧。

  不过他们也并非没有走动,他们的老师魏通给了他们一封荐书,兄弟三人借此拜见了谏义大夫魏征。

  只是魏征身在门下,之前就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风声,不敢给予乡人太多的帮助,只是派人到礼部走动了一下。

  让人知道河北还有个魏征魏玄成,汝等办事最好公允一些,不然俺可不答应。

 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,太大的动作他也不敢弄,他现在正在寻求调职,可不敢为了几个乡党,来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。

  这其实就是荐举之弊,即便开科取士,却也无法把荐举之制彻底扔到一边。

  连李义琛兄弟都能在京师找到“熟人”,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。

  就算如此,士子们可还嚷嚷着不公之类的言语,真是乌鸦落在猪身上,只看见别人黑了……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三兄弟里李上德年纪最小,话也最多,紧张之下在旁不住的碎碎念叨。

  “要俺说咱们也不用看了,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