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858章大作(二)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世南的北堂书钞他还能给出点解释,建议来,那么孔颖达等人的着作,他就没有资格进行评判了。

  而且他也不想在此事上多说什么,虞世南是自己人,孔颖达等人则一直在国子监任职,和他们秘书省不相干。

  再者就是孔颖达等人着作五经正义,野心明显很大,平常官员是不会乐意沾染这种事情的。

  此时李破问道:“温大雅怎么说?”

  李子柔立即如实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温监正说他随后会有表章呈上。”

  李破点了点头,也没多说,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,谁也不可能是全能选手,他看不懂手中这玩意,也不太清楚孔颖达所着有何意义,还是得听专业人士进行解说。

  还剩下一本,李破小心的翻开看了看,心中不由一松,这个他能看明白。

  太常寺转秘书监,想编一本《诗乐文集》,就是把夏商周,到秦汉,两晋南北朝,再到隋唐的诗乐收集起来成书。

  李子柔这次又为皇帝解释了一下,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,太常寺是想编辑一本大唐版的诗经。

  和上面虞世南,孔颖达的着述不同,人家那两位已经有了成果才报上来,太常寺则是打的先报备再写书的主意。

  李破一听其实就明白了,上次召宇文儒童和段纶等人入宫说话,过后太常寺肯定做出反应,看来这就是太常寺的反应了。

  别说,李破觉着他们的心思还挺巧妙,细想一下这事办的非常符合他的讲话精神。

  转了秘书监呈报……估计是怕皇帝怪他们不务正业,惹来皇帝训责,这一看就是段纶那厮的主意,透着一种鸡贼的味道。

  李破心里有了决定,却还是按照习惯,把这些先转给门下议一议再说,官府出版,必属精品,从这个方面来说,再慎重也不为过。

  …………

  “朕记得你的祖父是申明公李穆吧?”

  办完了正事,李子柔正想辞出,皇帝却跟他聊起了家常,只是话头好像不太对,让李子柔一下精神了起来。

  前隋开国名臣李穆这一脉是陇西李氏的一个大枝,子孙繁茂,声势犹在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一脉之上。

  当然了,人家李穆是正经的陇西李氏血脉,李虎则不然,那是李虎功成名就之后,认祖归宗,才成了陇西李氏的旁支。

  后来鹊巢鸠占,李渊成为了陇西李氏的家主,其实从血缘上来说,两边没什么关系,就和杨忠一脉自称出身弘农杨氏的情况差不多。

  李穆三兄弟都是多子之人,当年追随随国公杨坚建立了大隋,一家二三百个男儿,人人身上都有官职。

  就算当时李虎一脉也人丁兴盛,和他们比起来也要差了许多。

  大业末年,杨广杀李敏,李浑等人,杀的就是李穆兄弟一脉,可见当时陇西李氏并非是李虎一脉在做主。

  …………

  听皇帝突然问起他的家世,李子柔不敢怠慢,只是稍微想了想,好像没再听到什么李氏当兴的说法,他才小心的答道:“臣祖父确实是显庆公,臣父是合州刺史,长城县公李荣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