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_伐清1719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仆后继一般,被裹挟在里面彻底脱不了身,太子、大阿哥、八阿哥、九阿哥、十阿哥还有老十四,这些人和他们的党羽都成为了夺嫡的牺牲品,还有更多的人消失在了这场争斗当中。

  事到如今,雍正便要改变这一个局面,至少在如今的大清,不可能再经历这么一场变乱,否则天下都没了。

  “先皇考之时,夺嫡之争的教训,你们都应该铭记在心,如今朕承继大统,自然不能再以嫡位为诸皇子斗争之源,相关的体统自然要立起来。”

  雍正说这番话的时候,也环视了一眼王公大臣们,只见满蒙亲贵们大多不以为然,而汉臣们则是显得颇为激动。

  “奴才、臣等谨遵皇上旨意,还请皇上明示。”

  不管大家伙心里面怎么想,这明面上确实要改,毕竟过去夺嫡的阴影也让他们感到浑身的疲惫,实际上康熙年间的夺嫡之争,对国家的影响几乎是空前的,甚至在朝堂上制造的裂痕一直延续到了今日,大家伙都受不了了。

 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,毕竟满清入关之前,就是蛮子出身,受到满洲旧俗的影响,早年间立继承人可不是按照所谓的‘嫡庶’观念,特别是清朝前三代统治者在生前从未明确过太子之位,通常都是采用立爱立少之举,像皇太极上位还有顺治上位皆是如此。

  不过到了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还是希望能够有所改进,便效仿了传统汉家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,在康熙十四年诏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,问题是康熙皇帝身体康健,继位时又早,以致于又足足当了几十年皇帝,而在这一过程中,针对胤礽的明枪暗箭自然不会少,在众多兄弟的觊觎下,胤礽经历了两立两废,终究是无法染指皇位。

  因此在八旗亲贵的眼里,所谓的嫡长制完全就是个笑话,听见雍正的言语里有些想要恢复旧制的打算,也就不那么感冒了,而汉臣们就希望制度能够遵循传统儒家体统,便希望雍正能够贯彻嫡长子继承制。

  可是经历过夺嫡之争的雍正,如何会迷信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?更别说眼下他的名义上的长子弘时是个什么德行,雍正心里更是一清二楚,实际上他早已经有所筹划。

  “朕以为,皇考立嫡乃立贤,其实质就是为了让我大清的江山,能够由有德之君承嗣,而非那等小人之辈窃取之,由此似为辛者库贱妇所出的廉亲王等辈,也就没有染指江山的可能了。”

  雍正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,无论什么时候,他都会将打击廉亲王作为一件政治上的大事,而被康熙鄙薄为辛者库贱妇所出的这句话,也就经常提出来了。

  “朕以为,嫡长制不可取,但是立贤也不可由过往一般,否则迟早会成为朝内党争的武器,这绝非朕的本意。因此立嫡之事,需要从新筹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