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_伐清1719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方人率先开始的,中国目前的马种也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改良时期。

  早在汉朝的时候,为了应对草原匈奴的威胁,汉朝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去改良自己的马种,其中征大宛的目的之一,就是为了获取大宛的汗血马马种,后来从大宛得到了三千匹汗血马,对后来的军马育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

  由于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马政,因此改良之举也没有停下来过过,唐宋时期也屡有改进马种的举动,甚至在宋朝还将官养改为民养,实行王安石的“保马法”,但是这些办法并没有很高的改变当时的马种。

  一直到了元代时,由于蒙古入主中原,却是使得养马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,当时的元廷的牧地,从东边的耽罗,到北边的火里秃麻,乃至于西边的甘肃云南,都建立了大量的马场,甚至连朱元璋后来的骑兵,都是选用的元廷马场的马匹,而蒙古马也基本成为了明清时的主要战马来源。

  不过除了蒙古马以外,还有两种战马马种,分别是哈萨克马和后来通过哈萨克马培育出来的伊犁马,不过这两种马种都是来源于新疆,相对数量较少,因此目前的主流战马还是蒙古马。

  “约翰,朕将你放在了滁州马场,你对于帝国目前的战马,有多少了解?”宁渝也不是直接一拍脑袋的主,还是想多听听相关专家的意见再做决定。

  约翰淡淡地望了一眼那些马场上的蒙古马,低声道:“陛下,若是您不说,我都以为那些马都用来拉货的驴子。”

  翻译听到了这句话时,顿时脸色一变,都不知道应不应该翻译,却是引起旁边大臣们的好奇。

  宁渝对英语还是懂一些的,自然明白这个面前西人的意思,轻声道:“约翰,你认为这些蒙古马都不适用于作为战马而存在吗?”

  “陛下,蒙古马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马种,它有很多优点,比如身躯粗壮,四肢坚实有力,体质粗糙结实,生命力顽强,在蒙古草原上会有很出色的表现——可是对于您的帝国来说,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重骑兵团,就不能选择蒙古马,因为它太矮了。”

  约翰一脸认真的说道,他根本无意于去指责蒙古马什么,只是他明白光靠蒙古马,根本无法训练出一支合格的重骑兵出来。

  宁渝一直想要的胸甲骑兵,其实就是欧洲最典型、最普遍的重骑兵,他们穿表面抛光的钢制胸甲,头戴黄铜装饰的钢盔,光是胸甲的重量就多达7-8千克,而重骑兵的战马要求体壮高大,对速度和机敏性要求不高,但是一定要有冲击力。

  而蒙古马的身高通常只有120~142厘米,体重在~372千克之间,这种身高体重的战马,自然不太符合约翰的需求。

  “陛下,现在欧洲各国所使用的军马,都是经过了不间断的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