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23章 争什么_红楼:我是贾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23章争什么

  李清挑出三份卷子,重新读了一遍文章,审阅了卷面,这三人为一甲,别人挑不出任何毛病。三人不论谁为会元,别人也找不到错处。

  这三份卷子也很有讲究,从内容看作者的学术立场,这一份的内容一看就是心学出身,【知行合一致良知】明晃晃的观点亮出来了。作为会试主考,心学一脉,选他一个会元不过分吧?再看另一份,【存天理灭人欲】的B气满满,学术立场偏程朱,文章精彩,但立场不同,委屈他做第二吧。第三位受亚圣孟子的影响更大一些,看内容有强烈的事功倾向。

  好吧,这三位排前三!

  李清咬咬牙还是无法下决心,犹豫片刻又拿起贾琏的卷子看了一遍,哎,这也是个妖孽啊。想要做文官领袖的李清,最后一狠心,当年林如海中了探花,虽然是太上皇钦点的,但是作为殿试主考的首辅,事后被文官猛烈的弹劾,根本原因就是你不选林如海进前十就好了,给了林如海一个前三的机会,就是首辅的错。

  当然文官们弹劾首辅的罪名与殿试无关,总归是首辅大人的屁股不干净。

  这也是为何林如海之后,再无勋贵子弟会试前三了,往下就更离谱,当时王之望也因为这个原因,才让贾琏第四。王之望就是运气不好,赶上有人要作妖,直接被连累了。

  殿试有皇帝钦点,会试乡试由文官掌握,形成了一個默契,勋贵子弟不进前三。

  承辉帝听了脸上的凝重散去,嘴角微微翘起:“知我者,香奴也!”

  迈出贡院侧门的时候,裘世安的嘴角微微抽搐,陛下已经收拾过乡试主考了,这次不会收拾会试主考吧?不会吧?不会吧?

  这个怎么解释呢,人都是需要精神世界的。儒家对比佛教,门槛高了不少。

  在往后想对消停了那么一段时间,东汉的时候,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又干了起来。

  当然也有承辉帝要敲打文官的意思在内。

  裘世安先给承辉帝行礼,再给周皇后行礼,悄悄的打量一番周皇后的脸色后,心里默默的有了结论,昨夜陛下夜宿于此,表现优秀。回头要去问问,陛下是不是用了虎狼药。唉,这个总管不好当啊,陛下身边的太监,哪个不是千方百计的讨好陛下。

  裘世安在一边低声的补充道:“圣人,贾琏县试第四,府试也是第四。”

  李清这个观点,与承辉帝要解决朝廷财政困难的阶段性目标是高度重合的。

  裘世安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聋子!缩在案边扮演雕塑,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。

  说完转身问周皇后一句:“香奴,你说说看,殿试时,朕取贾琏一个二甲第一,如何?”

  尤其是会元的卷子,里头心学一脉的气质,隔着十几步都能感受到。

  不过佛教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,历代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