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07章 实地看看_红楼:我是贾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只是在襄阳看战报,自然无法体会前线的情况。

  看完之后的贾琏抬头对张廷恩道:“恩师,学生决定,立刻出发去郧阳,实地看看情况。”

  张廷恩立刻制止:“不行,太冒险了。你出了事情,我没法交代。”

  贾琏道:“恩师,打仗是要死人的,任何一个决定,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。学生在这看看文字,就敢对前线指手画脚,那不是草菅人命么?必须要亲自去看看实际情况,要说经验丰富,我总不能比岳齐更丰富吧?人家多年的老行伍都吃了那么大的亏,我凭什么?”

  主要是战报上写的太简单了,某月,某日,某日,林间行军遇袭,死XX,伤XX。

  没有去过现场的人,看的一头雾水。张廷恩拗不过贾琏,还是点头让他去了。当然还是搞了个军法处的整顿军纪的说法,免得下面的人有意见。毕竟贾琏年轻呢。

  贾琏不是劳模,甚至很懒,但这不是抱大腿么?只能说,命运多舛。

  贾琏也不是傻大胆,明知有风险,依旧敢于前往。他依仗的是贾家这帮家将。

  这帮人在战场上,完全是另外一个形态。

  非要找一个说法,这个时代的特种兵吧。好像战场上就没有能让他们为难的事情。

  这让贾琏不禁去想,当初练出这帮家将的贾代善,是个何等的人物。

  贾琏的军事经验来自影视剧和一些文学作品,此外全无。

  这些经验放到战场上去实践,跟送死没区别。影视剧的做法,是为了视觉冲击。跟打仗那是天上地下的差距。不懂军事不要紧,贾琏也没想着去指挥战斗,他去一趟了解情况,总结经验,把问题找出来,集体想法子解决。这叫诸葛亮会。

  虽然说人多嘴杂,贾琏抓总,自然能博采众长,就怕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。

  马不停蹄的出发,午后出发,走出去三十里就天色渐黑了。

  已经是晚秋了!

  夜间行军风险太大,只带了二十家将和三百火铳兵的贾琏,当然不会冒险。

  大路边行找个视线好的高处宿营,对面就是一个废弃的驿站,房屋早烧光了,一片残垣断壁。即便没烧,贾琏也不敢在那宿营。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是优点,缺点也很明显,方便对手观察,更方便偷袭。

  从战报看,大军伤亡主要来自袭击。讲道理,贾琏能理解,但接受不了,为了加速围剿,不惜伤亡士兵为代价。习惯在草原上作战的岳齐,到了南方的山林之间,吃亏是必然的。

  北方的士兵到了南方,中医讲水土不服,从西医的角度看,就是微生物不一样。

 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,就是喝开水,可以大大的降低水土不服的概率。

  贾琏在战报中,也看到了非战斗减员的伤亡,这才是大头呢,小两千人生病倒下了。

  这才是贾琏对岳齐最为不满的地方,一路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